(年代+男女主双重生+真假千金+甜宠)上一世为了不嫁给腿瘸并且是小叔辈分的顾东明,在顾凯的怂恿下准备逃婚却被抓回,嫁给顾东明后作天作地,最终落得个凄惨的下场,在认清顾凯真面目的同时也意识到顾东明的真心,重生后回到了跑到火车站准备逃跑的当天,决定一切重来,在狠狠报仇的同时也跟顾东明好好过日子.
《重生八零:真千金归来后杀翻了》这本小说可以说是我在短篇言情文里剧情最好的了!许薇顾东明是该书的主角,小说内容节选:许薇看着他那副模样,忍不住笑了:“小武,你在食堂一个月能挣多少钱?”小武掰着手指头数……
第20章
许薇摆摆手:“这算啥事儿,下乡收东西不难,我主要是想多弄点儿药材和猪肉。这样既能帮食堂解决问题,又能顺道收药材,一举两得。”
第二天是周六,许薇和顾东明起了个大早,准备下乡。
顾东明腿脚不利索,但还是抢着干重活,不让许薇累着。
一路上,俩人发现不少人在偷偷打量他们,许薇觉得奇怪,就问顾东明:“他们为啥都这么看着我?”
顾东明知道那些人的心思,但也没往心里去,随口就说:“甭管他们,你长得漂亮,多看你两眼不是正常吗?”
许薇听了,忍不住笑了出来。俩人一路说说笑笑,也没觉得多累。
下了车,又坐了板车,颠簸了一路。
最后来到了乡下的一间红砖房前。
许薇拿着介绍信进了屋。
屋里有个穿中山装的男子,正埋头看报纸,看起来挺有派头。
他见许薇和顾东明进来,脸色一下子紧张起来:“你们是干啥的?”
“我找王建设书、记。”许薇说。
“我就是。”男子回答得干脆。
许薇把介绍信递过去,那是单位开的,证明身份和来意的东西。
那会儿身份证不流行,出门在外,介绍信就是通行证,没有这个,很容易被当成贼给抓起来。
男子仔细看了看信,脸色慢慢放松了,他打量了俩人一番:“从钢铁厂来的?”
顾东明点点头,递了根烟过去:“对,我们来......”
男子看了眼烟,心里盘算了一下,没舍得抽,直接揣兜里了:“我们这里有集体养的猪,这是要统一宰杀的,这个猪你们就别想了。”
许薇了然,事情果然没有那么容易。
他话音一转,道:“不过,还有几户农家也养了几头,数量不多......”
“够了够了,本来我们也是自己厂区要的。”许薇连忙说。
“嗯,我带你们去看看,但他们愿不愿意,我不敢保证。”看来许薇和顾东明两人态度不错,不像其他城里人那样耻高气扬的样子,王支书对他们的印象好了几分,脸色也和悦了一些。
许薇笑着说:“那就麻烦书、记了,后面的事儿我们自己会谈。”
许薇的自信让书、记多看了两眼,他好奇地问:“你怎么知道他们会卖给你?”
“我们出价公道,猪肉按市价七毛一斤,我再多给五分。”许薇说得有条有理。
书、记一听,眼睛一亮,这五分钱的额外收入可不少。
他心里一合计,态度立马热情起来,赶紧张罗着沏茶:“你们先歇歇,我这就去叫那几户人家,咱们好好谈谈。”
书、记说完,就急匆匆地出去了。
没一会儿,几个看起来挺朴实的农民跟着书、记进了屋,脸上都挂着笑,显然是听说了许薇的出价。
一个皮肤黝黑的壮实汉子一进门就急着问:“书、记说,你们愿意多给五分钱?”
“我自然是愿意,就怕诸位不肯割爱呢。”
许薇点头微笑,众人忙不迭应声道:“哪能呢,卖谁不是卖,这等好事,还能让家里添不少收入。”
乡亲们的脸上都带着喜悦。
这一对青年,真是难得的善心人,能让大伙儿的猪卖出如此好价钱。
许薇还承诺,每头猪会留下几斤鲜肉,村里孩子们也能解解馋。
在穷乡僻壤,平日里要想尝点荤腥,可不是件易事。
事情商定后,接下来王支书主持大局,安排各家将猪牵来,统一过磅,随后便是屠宰的环节。
几个小时下来。
许薇总共收了七头肥猪,平均每头约莫二百三十斤。
按那时市场行情,猪肉七毛一斤,许薇又大方地多给了五分。
折合下来,一头猪能卖到一百七十块五,七头猪合计一千二百零七。
这段日子收购龙虾。
扣除人工和其他开支,许薇净赚了近一千大元。
食堂张师傅之前,给了八十块作购猪下水之用,这钱几乎片刻间就被瓜分一空。
顾东明看的眼皮子直跳。
他本来也准备了一些钱,却没想到许薇的小金库居然也不少。
正当此时,外头有人急切喊道:“同志,同志,您还收猪不?”
原来是有两户人家得知消息晚了,匆匆赶来
可一到地方,眼见许薇正忙着给乡亲们分钱。
许薇两手一摊,钱袋已空。
“哎呀,这么快吗?”
得知不再收购,两位乡亲脸上满是懊悔,其中一个不停地数落丈夫:“都怪你,非要看人打牌,这下好了,白白损失这么多钱。”
那被责怪的中年汉子无奈蹲下,一脸苦涩:“谁知道真有这么好的事情啊,下次,下次说什么我也不看打牌了。”
许薇见状,上前宽慰道:“大家别急,一个月后我还来,猪养肥了等着我。”
这话如同定心丸,众人转忧为喜,连声应允:“那就这么说定了,咱们把猪养得壮壮的,你可得来啊。”
接着是屠宰环节,进行得也颇为顺畅。
每个村总有那么一位屠夫,加上每户出人搭把手,杀猪的杀猪,捆猪的捆猪,拔毛的拔毛,猪的嘶鸣声,人的谈笑,加上蒸汽腾腾,现场热闹非凡,引来不少围观群众。
许薇和顾东明倒成了闲人。
这些事情,反正他也插不上手。
索性搬了小板凳,边看边聊。
忽然,许薇眼前一亮,注意到了一个小女孩,凑过来似乎是来看热闹。
小姑娘面色蜡黄,显得有些瘦弱,唯独一双大眼睛格外明亮。
许薇猜想,这大概是这七家中,哪一家的孩子。
许薇走近,见她手里捧着个碗,确切地说,是个喂猫用的碗,看起来脏乎乎的,带着泥巴。
“过来。”
许薇招手示意。
小姑娘因紧张没开口。
“这碗是你的?”许薇温和询问,小女孩点点头。
“这是我家里喂猫的碗。”女孩声音细小,略带颤抖。
许薇说:“能让我瞧瞧吗?”
女孩递上碗,许薇接过来仔细打量。这碗从何而来?”
“去年我在草地上放羊时捡的,俺爹说颜色怪难看的,就拿来喂家里小猫了。”
女孩的话语触动了许薇,这碗虽朴实无华,色泽暗淡,但细腻的纹理和独特形制,分明是明代瓷器的遗珠。
许薇内心笃定,这是件明代老碗,异常珍贵。
其特殊价值,在拍卖会上曾拍出三百多万高价,没想到自己竟能在此偶遇。
Copyright © 2019-2020 www.xq0356.com 讯红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